由中國免疫學會自身免疫分會主辦的“2025亞太臨免實驗診斷和臨床高峰會”于10月10日在廣州成功舉辦。作為自身免疫領域的重要年度盛會,本次會議匯集來自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印尼等亞太地區的自身免疫領域專家,圍繞抗磷脂綜合征(APS)及女性生殖健康相關議題展開多學科、多維度的深入交流與探討。會議聚焦亞太前沿,融匯多方智慧,通過學術報告與熱點討論的形式,加深疾病認知,促進檢驗與臨床協同、基礎向臨床轉化,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精準化發展搭建高水平、跨學科、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臺。
中國免疫學會自身免疫分會主任委員栗占國教授、泰國曼谷瑪希隆大學拉瑪提博迪醫學院 Prapaporn Pisitkun 教授在論壇開幕式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栗占國教授首先對各位專家的蒞臨表示誠摯的感謝與熱烈的歡迎。作為亞太地區高規格的學術盛會,本次會議旨在深化亞太地區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交流與協作。他強調,盡管亞太地區風濕疾病研究發展迅速,但很多臨床問題還待解決,其中,抗磷脂綜合征因病情復雜、診斷困難、治療棘手,仍是臨床最為關注的疑難疾病之一。本次會議聚焦抗磷脂抗體綜合征及相關疑難類型,特邀來自風濕免疫、檢驗醫學、婦產科及生殖科等多領域的亞太專家,共同分享前沿進展、交流診療經驗,深化相關研究與臨床實踐,共同探索更優的診療策略來造福更多患者。
栗占國教授致辭
Prapaporn Pisitkun 教授在致辭中指出,面對復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亞太地區仍然面臨著醫療資源不均衡與新發疾病診斷難題等多重挑戰。本次峰會作為跨國界、跨領域的多元交流平臺,為推動知識技術共享、多領域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通過匯集多方智慧、探索最佳實踐,對推動科學進步、改善亞太地區患者診療效果發揮重要作用。她還強調,實驗室診斷技術創新與質量提升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與診療發展的重要保障。期待未來可以通過多方合作,加快先進檢測技術在更廣泛地區的推廣與應用,使更多患者受益。
Prapaporn Pisitkun 教授致辭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高發,隨著診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育齡期女性患者對生殖健康與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為臨床疾病管理帶來諸多挑戰。本次會議聚焦女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生殖健康與妊娠管理難題,圍繞抗磷脂綜合征(APS)、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系統性硬化癥(SSc)及干燥綜合征(pSS)等多種女性高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過風濕免疫科、婦產科、生殖科及檢驗科等多學科前沿學術交流,助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妊娠管理水平的提升。
APS不僅是導致多器官損害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導致不良妊娠結局這一臨床復雜、棘手問題的主要病因,成為備受關注的重點議題。與會專家從多學科視角出發,圍繞抗磷脂綜合征的發病機制、臨床研究進展、抗磷脂抗體檢測策略與結果解讀、風險分層、規范化治療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多維、全面的分享,涉及災難性抗磷脂綜合征(CAPS)、難治性產科抗磷脂綜合征(OAPS),以及感染、血栓與凝血應對措施等復雜臨床場景的處理,為疾病診療、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持與實踐指引。
會議中,與會專家還針對臨床常見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在實驗室檢測方面,專家們一致認為,抗磷脂抗體檢測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及病情監測提供了重要依據,協助APS患者進行全病程管理,并強調其在風險分層、長期隨訪中的臨床價值。針對OAPS的管理,專家們結合各自學科的實踐經驗指出,在遵循規范治療的基礎上,還需要綜合考慮風濕科之外的多學科因素,深入探究其潛在病因,并根據患者個體化情況,酌情、謹慎進行非常規治療策略的嘗試,以期改善妊娠結局。通過跨區域、多學科深度對話,為抗磷脂綜合征診療實踐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向。
本次會議集中展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診療的最新研究成果、優秀實踐經驗與前沿診斷技術,內容豐富、成果顯著,充分展示亞太地區日益崛起的學術科研實力與臨床創新活力。通過跨國交流與深度對話,加深疾病理解,推動實驗室檢測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加速自身免疫性疾病診療向精準化持續邁進,為亞太地區學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